3D打印技术行业十年30倍增长,世界上第一枚3D打印火箭也即将发射
北京时间3月9日,美国相对论空间公司(Relativity Space)宣布,原定于3月8日发射的“人族1号”(Terran1)3D打印火箭取消,这是世界上第一枚使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火箭。原因是:“由于超出了第二级推进剂热条件的发射承诺标准限制”。而下一次发射窗口期确认为美国东部时间3月11日13:00-16:00。
据该公司负责人此前介绍,这枚3D打印火箭高33.5米。为目前世界上尝试轨道飞行的最大3D打印物体。火箭的发动机也由3D打印技术制造而成。目前火箭85%的部分由3d打印而成,未来他们的目标是将这一数字提高到95%。这次任务主要测试该公司独有的3D打印技术。利用这项技术,该公司可以在60天内用原材料制造火箭,同时3D打印需要的零件也更少。
过去十年行业迎来30倍增长
3D打印技术,又称为增材制造,是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,通过软件与数控系统将专用的金属材料、非金属材料以及医用生物材料,利用软件进行设计和优化,通过专用的打印设备按照挤压、烧结、熔融、光固化、喷射等方式逐层堆积,制造出实体物品的制造技术。
相比传统制造模式,3D打印具备如下优势:
1)生产结构复杂的高性能产品,依托轻量化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。增材制造可以实现复杂零部件一次成型,同时也能够优化零部件结构,实现轻量化,进而实现降本。
2)高原材料利用率,降低核心零部件制造成本。3D打印逐层堆叠的特点可以减少原材料的浪费,较大程度提升了原料利用率,从而降低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成本。
3)增材制造可以缩短“设计-验证-生产”全流程周期,提高产品制造效率。
事实上,前几年3D打印技术也曾火过一阵,但后来由于其高昂的成本、不太理想的打印速度和打印精度热度就慢慢降下来了。